20200530

https://weibo.com/1973422271/J4iHFB4w9

离婚冷静期,其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婚姻这种制度,本来就不是歌颂爱情的终局,而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种想象与创造。

一个社会主流的婚姻制度,是跟社会当时的生产力需要息息相关的。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,生产力主要来自于人的体力,再加上医学不发达,女性生产的风险很大。所以后代的数量,尤其是男丁的数量是极其关键的。所以拥有资源的男性都想多取几个老婆,为自己多繁衍后代,增加自己家族创造财富的能力。

工业革命和科技发展,让“智力”取代了“体力”成为了第一生产力。现代人类在社会能占有多少财富,智力的因素也远远超过了体力。所以后代的数量没那么重要,智商和能力才是家庭致富的途径,因此需要对后代进行精细培养和教育。这时候娶太多老婆多繁衍就没太大意义了,挑选一个智商、性情都匹配的伴侣,合力培养出一个聪明优秀的后代,才是现代人的首要目的。

往大了说,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是科技。每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,都是优秀的人才,而不是嗷嗷待哺的底层劳动力(也许沙特这种靠天吃饭的无所谓)。所以大部分国家都会鼓励一夫一妻优生优育,人类也彻底告别了一夫多妻制这种已经落后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。

但普通老百姓是不会想这么多的,哪种婚姻制度更适合社会发展,跟他们有啥关系?为了让人们更愿意从一夫多妻过渡到一夫一妻,而且彻底改变人们对后代的生育和培养观念,一夫一妻制被打上了“真爱永恒”的神圣标签。

除此以外,人们从氏族群居的封建社会,过渡到人口密集但彼此孤立的现代社会,脱离了小群体封闭价值观的“孤独感”,本就是人们生活在现代社会最大的挑战。“爱情”就是在这时一个恰到好处的创造。它让人觉得,我们在茫茫人海中,寻得了灵魂伴侣便可以不再孤独。所以“爱情”只有在进入现代文明后才变得尤为重要,人们一方面觉得自己精神更自由了,在寻找伴侣时更看重灵魂的契合。主流文化也顺水推舟,给“婚姻”这种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制度,赋予了“见证永恒爱情”的意义。

刚刚说了生产力变化、大众心理的转变,“婚姻”作为一种大众想象,另外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资本的运作——比如说钻石产业和婚庆产业,通过铺天盖地的营销广告,将结婚变成了人生中一个如此神圣而美好的环节。人们总是愿意为了美好的概念买单,也心甘情愿落入了消费的陷阱。

说了这么多,可以暂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:婚姻的本质是为了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,加上消费主义社会的助攻,而被人为创造出来的一个概念。它不仅压迫女人,也束缚男人,它将个体的人逼到了一个小小的框架里,告诉你必须要符合这套规范,你才能过上满意的人生,根本就与个人的自由毫无关系。

理解了这个视角,“离婚冷静期”的目的就显露无疑了。只有稳定的结婚率才可以有稳定的人口产出,才能为国家培养出下一代的优秀人才。国家未来的发展是每一任当权者最在乎的事情,其实手握权力的人往往视角很单一,很容易将“发展”作为唯一目标。但社会在集体上,可能在“发展”、“自由”、“多元”种种互相矛盾的价值里,有自己的偏好和选择。这也就是政治的意义——让社会的价值选择可以体现在当权者的制度设计上。

那“离婚冷静期”在大幅民意反对的情况下依然通过,只能说明我们社会的价值选择,在现在的制度下,不能反映到规范的设计中。这点就不多谈了。

说回婚姻——那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,到底要如何看待“婚姻”这件事?看破了它的本质,就要选择反婚反育吗?

这一点我最近几年也思考很多,跟男友在一起三年了,“婚姻到底有什么意义”开始成为我们聊得越来越多的话题,这里也只能提供一点个人思路。

理解了婚姻本质上是一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想象,最起码可以让我们意识到——人不是一定要结婚的,不结婚真的没什么。有些人会觉得,不结婚就是找不到真爱,但其实“真爱”这个概念,本来也就是进入现代社会后,孤单的人类自己想象出来的。

我们这一代人,真的是从小爱情故事看多了,永远都带着对完美爱情的想象生活。我们先假设,因为某种神奇的宇宙法则的运作,茫茫人海中的确有一个人是与我们完美契合、为我们量身打造的伴侣。可一个人一生才能遇到多少人呢?就算一个人耗费全部的生命力量,去寻找这个灵魂伴侣,找到的概率又有多少呢?

仔细想一想就知道,真的遇到一个“完美伴侣”,是百分之百的小概率事件,也许跟中彩票差不多。但区别在于,我们大部分人都能意识到中彩票是小概率事件,因此不会每天幻想着中彩票,并将中彩票当作人生的重要任务,可对待爱情与婚姻,却一直满怀希望的等待。

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,不仅会一直影响我们的自我判断,认为我们的人生不够完美,容易陷入抑郁和消沉的情绪,更会影响我们的亲密关系——比如说你找到一个契合度有70%的人,在普通人拿的爱情剧本已经很幸运了,但如果你一直执着要有一个100%完美的恋人,会让你总是关注这个人的缺点,拒绝承认对方是一个不完美的存在,导致两个人的冲突和矛盾反过来家具了,这段亲密关系可能就会愈发地艰难。

也许我们终究要意识到的是——亲密关系是一个动态的概念,并不是一个一锤定音一生永恒的概念。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亲密连结,那种生命的契合,是一种当下的美好的状态,是上天赐给你在此时此刻享受的礼物。因为人的心境是时刻在变的,与伴侣之间的亲密连结也注定不是稳定态,结婚时不离不弃的誓言,从人的大脑的生理运作本能来分析,本来就不可能持续一生。

可人生最大的苦,就来自于“期望”与“现实”之间的差异。正是因为我们期望永恒的爱情,永远稳定的亲密关系,我们才因为爱情和婚姻中的不幸而痛苦万分,甚至怀疑自己人生的意义。所以个体人类走向幸福的第一步,是先拥有这种觉知,意识到“结婚”和“爱情”都只是一种想象,并不是什么客观存在、注定要拥有的东西。

只有先抛弃了这种想象,我们才能从一个更高的尺度去看自己的人生。爱情是一种体验,如同你吃到一个美味的冰淇淋,看了一场让你哭泣的电影,或者遇见一场让你记了很久的风景。你不会因为这些体验的消失而感到痛苦绝望,而是意识到,若曾经经历过,那便是一种幸运。但若还未偿经历,人生值得探索的事情还有千万种,你完全有可能获得超越了爱情的其他美好体验。

**

我跟男友之间的共识是,我们相爱,是为了只有我们两个在一起,才能为彼此创造的那种独一无二的体验。我们不是一定要死守着一个人、或者一段关系,而是为了自己可以充分从这段关系中收获美丽的心情。有了这种共识,我们才会将两个人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爱情中的创造里。为了创造美好的体验,我们愿意改变自己、愿意倾听对方、愿意尝试新的事物,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自己的人生。

至于婚姻,如果有基于社会规范的客观需要(买房交税移民工作),我们可以结婚,但我们都知道,结婚这个形式不代表我们会拥有永恒的亲密关系,也不保证我们能一直为彼此创造美好的体验。创造来自于清醒的自我觉知,和不断探索新世界的努力,并不是结婚这个“概念”可以赋予我们的。

但是,我们并不排斥借助婚姻这个“概念”,来为自己创造一个美好的体验。我们一起幻想过很多次,如果以后要办一场婚礼,应该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,邀请最熟悉亲密的朋友家人,设计一些美好独特的创意,为大家和我们创造一个沉浸式的愉悦体验。在一场以“体验”为核心的婚礼上,物质反而是最不重要的,因为物质未必能创造发自内心的快乐。

不知不觉写了好长,最后送给所有人一些祝福吧。

愿你们不必认为结婚是一件一定要完成的事,愿你们可以心安理得的享受不结婚的自由,用内心最坚固的堡垒来抵抗规范与文化的侵扰。

若你们选择婚姻,愿你们能在人类这种最特殊的连结形式上,不断创造出此生最美好的体验,让你们在渐渐老去时有回忆可以发笑。

但若时过境迁,你们失去了曾经的美好,亲密连结变得摇摇欲坠,也愿你们意识到,在注定要频繁变化的人生旅程里,这些都没什么。愿你们意识到没有什么是注定永恒的,你们何其幸运,能在记忆里拥有过这些美好。

也愿你们,愿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意识到,如同万事万物一样,爱情和婚姻是一种美好的可能性,也是一种痛苦的可能性。因此不必执着,若你两者都还未体验过,那恭喜你,你还有大把的生命可以去体验其他多种形式的美好。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